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相关行业 > 其他 > 国内多晶硅产业命悬一线 仅剩6家企业开工

国内多晶硅产业命悬一线 仅剩6家企业开工

  • 发布人:管理员
  • 发布时间:2013-07-24
  • 浏览量:546
【字体:
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我国 光伏产品频繁被多国纳入反倾销调查,作为光伏产业上游的多晶硅企业受创严重,业内人士表示,面对政策的不确定性,这些早已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并不敢贸然复产,而一些上市企业出于业绩的压力,正在选择剥离和退出这个行业,我国多晶硅产业已命悬一线,今年仅6家企业开工。

  

7月18日,商务部发布年度第48号公告,决定自24日起对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。初裁认定,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.3%-57%,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.4%-48.7%。但对这一结果,无论是多晶硅企业还是组件企业都未表现出欣喜之情。

  

在一位大型多晶硅企业高层人士看来,韩国OCI对中国出口的多晶硅占据国内市场的份额高达30%,应属于重点的制裁对象,征收更高税率。海关获得的数据统计,今年1-5月,我国进口多晶硅量累计达3.4吨,其中从韩国进口8150吨,从德国进口1万吨,从美国进口1.15万吨。

  

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近日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多晶硅产量为2.8万吨,同比下滑23.6%。其中,保利协鑫下属的江苏中能一家产量就超2.2万吨。在目前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,仅剩少数几家企业勉强维持开工,其余企业均已关闭生产线,产能利用率不足三成。

  

由于行业巨亏,银行对光伏企业的新增信贷几乎停滞。天威保变和岷江水电因为旗下的多晶硅合资公司贷款逾期,正被贷款银行催债。在政策不明、复产无望的背景下,多家上市公司深受多晶硅所累,迫于业绩压力正在选择剥离和退出这个行业。

  

中国镁质材料网 采编:cl】

相关文章